您的位置 : 91文学网 > 小说库 > 官场 > 大秦少府

更新时间:2019-08-07 16:16:25

大秦少府 连载中

大秦少府

来源:幻想书院作者:室鞅分类:官场主角:章邯嬴政

《大秦少府》是室鞅倾心创作的一本官场类型的小说,故事中的主角是章邯嬴政,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,文笔极佳,实力推荐。小说精彩段落试读:少府之名,位列九卿,尊崇无比。在章邯心中,秦王嬴政是君,亦如父。空前的帝国在东方雄踞而起,却又在黎明到来之前的最后一刻轰然倾塌。烽烟一起,诸侯并举。昔日的垂髫稚童已经变成了大秦铮铮铁骨的将军,坚守着帝国最后的荣耀。他坚信,这暂时的支......展开

精彩章节试读:

王翦叫来下人将章邯带了出去。一回身,见蒙恬已在一旁落座,再一看嬴政,他正点头示意自己入座。

王翦让了一揖,快步走到右侧的席位跪坐下来:“王上,今日到底有何要事?”

嬴政收起笑意,面上神色变得凝重起来:“寡人自十三岁继任秦王之位,到今日已经是第十一个年头了。寡人继位之初,内有华阳太后、夏太后、王太后,外有吕不韦,朝政之权无一日在寡人手中。先王时,吕不韦还曾辅佐先王取成皋、荥阳,建三川郡,直接插入韩魏腹地,东出大计蓄势大发。可寡人继位之后,朝中除了蒙骜、桓齮你们这些老将军仍旧继续对六国保持攻势,其他人竟都疏远了战局,一心系于宫闱蝇营狗苟之事。寡人痛心,若长此以往,我大秦也会变得和山东六国一般萎靡,何日才能实现统一之大计?”

嬴政顿了顿,留意着王翦的反应。王翦心知肚明,王太后、吕不韦早已成了明日黄花。秦王已过弱冠之年,又迎娶了来自楚国王室的王后,华阳太后纵然心中不愿,也只能将王权交还与他。虽然华阳太后硬是将同是楚王后裔的昌平君推上了丞相之位,接替了吕不韦的位子,可秦王如今重用的皆是自己的心腹,并牢牢把持着最为核心的权力。一个昌平君根本无法扭转局势。

嬴政如同他的先祖们一样,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君王。他用了十年的时间,终于摆脱了一切束缚,又怎能安于现状、耽于享乐?

东出和统一是历代秦王的梦想。王翦明白,这架被停滞多年的战车,终于又将再次隆隆而起。

可是王翦不能完全看透嬴政的心思。这些年来,他虽多次出战,看似忙碌,实则是蛰伏。虽然他也秉承了历代秦将们的热忱,发誓要为大秦战至最后一刻。但他生性谨慎,若不能确认新秦王真正将他看做心腹、而非威胁,他绝不敢贸然开口多事。

想到这里,王翦让手答道:“王上时刻不忘统一大计,实在令老臣敬佩。不过如今朝中老将多已垂暮,生气不足,倒是以蒙恬将军为主的这一批年轻将领让人眼前一亮。去年,魏人魏缭由大梁入秦,王上慧眼识珠,将他任命为国尉。臣听闻魏缭乃是世代兵家,对兵法极其精通,不啻于孙武。有这样的人尽力辅佐在侧,王上又何须太过担忧?”

嬴政一愣,听出了王翦话中的玄机。

这些年来,他确实刻意疏远了与朝中这些老将的关系。从蒙骜、王龁到王翦、桓齮、蒙武,这些人虽对大秦一腔赤诚,但常年征战杀伐,身上有太多的戾气,难以驯服。早年有华阳太后和吕不韦压制着,好歹没有出过什么乱子。可如今自己太过年轻,涉世未深,与这样一帮半辈子混在行伍中的人打交道,嬴政自己心中亦是忐忑。

今日前来王翦府上,也是他与蒙恬商议许久的结果。

要想重新打开局面,军中必须有一德高望重的老将支持。蒙骜、王龁早已不在人世,蒙武又太过沉闷。至于桓齮,虽征战多年,却只适合做一副将,无法胜任主将重任。思来想去,唯有王翦可堪此大任。王翦的能力不需多言,领军多年几乎不曾有过败绩。更重要的是,他心思沉稳,眼光长远,为人谦和。只有这样的性子才能稳得住军心、控得住大局、配合好君主。

可王翦也有一个缺点,就是心眼太多。他不似蒙骜、桓齮那样心直口快,很多时候总让人摸不透。但时局紧迫,嬴政不能再等,为今之计只有把王翦抬出来,让他主持一切军务,才好安定军心。

嬴政默默看着他,继而无奈地叹息:“这些新人虽然才华出众,然而历练不足,难堪重任。诚如老将军所言,朝中老将相继凋零,寡人痛心疾首。细数满朝将领,威震三军之人也只有老将军你了。寡人深知,老将军戎马半生,确实也该歇一歇了。可眼下老将垂暮、新人尚不足独当一面,正值青黄不接之时,若是六国来犯,寡人真不知该如何应对,所以......寡人只能狠下心来,请老将军出马,帮助寡人度过这一难关。”

此话一出,倒是让王翦愣住了。他完全没有想到,嬴政来到自己的府上,竟然是要亲自请自己为他坐镇。

作为三朝老将,王翦骨子里涌动的自然是征伐的热血。虽然迫于局势,他不得不韬光养晦,然而听到嬴政如此真诚的邀请,他的心里忍不住荡起一丝涟漪。

王翦抬头迎着嬴政赤诚的目光,只觉得掌心里猛地热了起来:“既然王上有难处,老臣自当请命为王上分忧!”

嬴政见他面色渐红,知道他定然是按捺着内心的激动,便又恳切说道:“老将军愿意出马,寡人不胜欢喜!既是如此,即日起寡人便将我秦国的兵马并为一处,全权由老将军一人统领!”

王翦闻言大惊。将全国的兵马尽皆交付与他一人所掌,便是将秦王的性命都交到了自己的手上。嬴政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他能做出这样的举动,不仅表明了他的诚意,更是显示出了他的自信。

“怎么?老将军有疑虑?”见他不答话,嬴政忍不住追问。

王翦沉思片刻,拱手答道:“王上愿意相信老臣,老臣自当为大秦、为王上肝脑涂地!只不过,老臣有一事想请问王上......”

嬴政见他并非拒绝,便安下心来:“何事?老将军但说无妨。”

“老臣请问王上,是否想要大举用兵?”

面对王翦直视的目光,嬴政毫无隐瞒之意:“这是自然!若再不用兵,难道要眼睁睁见我秦剑锈烂腐朽,见我大秦将士沉沉老去?”

王翦一顿,明白嬴政是误解了自己的意思,便又解释道:“王上的苦心臣都明白。可是王上想过没有,如今的秦兵不比往昔。自昭襄王以后,我军虽有战绩,却无实质突破。先有魏国的信陵君、后有楚国的春申君,皆是六国合纵抗秦的领袖。五年前,韩、魏、赵、卫、楚五国攻秦,占我寿陵邑。后我军虽顽强迎敌,令五国止军,并攻下卫国,然而这一来一往仍旧是打了个平局,谁也没有占到便宜。”

“嗯,此事说来确是寡人有愧。”嬴政神色凝重,“前几年寡人被朝中那些事弄得焦头烂额,竟荒废了国事。六国贼心不死,欺我年幼,趁我国中动荡之时来袭,实在可恶!”

王翦慎重地点点头,继而又说道:“那时王上未行冠礼,手无实权,不该责怪王上。幸而如今朝局廓清,大势已稳,王上有蒙恬等将辅佐,一言九鼎,独掌乾纲。可是王上可曾想过,为何连年以来,我军都无法与六国打破僵局?”

“为何?”嬴政着急,不由睁大了眼睛,坐直了身子。

王翦微微叹息:“自昭襄王以来,我军连年用兵,将士早已疲惫不堪。更有甚者,为了提防六国偷袭,我军常年处于备战之中,根本无暇裁汰老兵、伤病,更无暇选拔、训练新军。军力之疲才是当今最大的隐患。王上若想大举用军,必须要先整军!”

“整军?”

嬴政一愣,继而大笑。

王翦不知所以,不知自己哪里说得不对,却听蒙恬在一旁笑盈盈地解释道:“老将军与王上所见略同啊!王上也一直对我军的情况很是担心,老弱不去、新军不入,时日一久,不需六国来犯,我们便自己先倒下了。”

“所以......?”王翦试探地盯着嬴政。

“所以寡人便想将这整军的重任交给老将军你。”嬴政一掌拍在几案上,“兵不在多,而在于精。所谓朝气锐、昼气惰、暮气归,眼下军中沉沉死气一片,若想东出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寡人需要一支士气高昂、无坚不摧的铁血之军,不知老将军可否做到?”

嬴政说到激动之处,声音忍不住有些颤抖。王翦听在耳中,只觉心内热血沸腾,猛地跪下抱拳请命:“老臣就算豁出性命,也要为王上锻造出一支战无不胜的精锐之师!”

嬴政心内大喜,连忙站起身走过来,俯身将他扶起,紧紧攥着他布满老茧的大手:“有老将军此言,寡人再无可忧。”

说完,嬴政稍顿片刻,接着又说道:“整军之事关系重大,老将军若需要人手便可告诉寡人,寡人一定全力配合。”

王翦略一沉吟:“若是王上无异议,臣想请桓齮将军来帮忙。他为人正直公允,又领兵多年,在军中威望甚高。若能请他相助,应该会事半功倍。”

“只要这支强军能尽快练成,寡人绝无异议。”嬴政连连点头,“寡人这就回宫,将桓齮将军调给你。”

“臣谢王上。”王翦一拱手,见嬴政似乎要走,便退了几步让出路来。

蒙恬也听出了话音,迅速起身回到嬴政身边。

“此事既定,寡人可安心回宫去了。整军之事还请老将军多多费心。”嬴政微微颔首以示谢意,抬脚便要往外走。

王翦来不及答话,快走几步跟上去:“臣送王上。”

“老将军留步,寡人自己回去便可。”嬴政说着,忽然又停下脚步,转头嘱咐他,“对了,别忘了明日将章邯送入宫来。”

乍一提到章邯,王翦微愣,继而迅速反应过来:“是,王上放心。老臣明日会亲自送他去羽林军。”

嬴政满意地嗯了一声,大步离去。

待秦王的车马消失在街角,王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

多年来的隐忍不发和低调处世终于得到了回应,一股振奋之意久久盘旋在心中,令他完全感受不到严冬的寒意。

转念之间,他忽然想到了章邯,又隐隐有些不安。

王宫,那个最耀眼也最黑暗的地方,他不知道章邯能不能在那里顺利地活下去。

他想了很久,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高傲的秦王会一眼看中这个稚嫩的娃娃。

福兮祸之所伏,祸兮福之所倚。王翦是个在刀口上舔血的人,对于祸福生死向来看得很透彻。

既然这是上天给章邯安排好的路,那么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,他也必须迎上前去。

小说《大秦少府》 第四章 东出大计 试读结束。

网友评论

还可以输入200